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,人为地创造适合孵化的环境,不但可以提高孵化率,还可减少天敌的危害。 对于产卵量少或刚开始养殖水蛭的养殖户来说,一般选用塑料、木制、搪瓷等盆、盒用具,底部放一层1- 2厘米厚的孵化土(可将松散的沙土和松壤土混合在一起),然后将卵茧放入盆、盒内,上面再盖一层棉布等物,以佩保持一定的湿度。孵化时的温度应控制在20,1;一280C;之间(25℃最好),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卵茧的孵化。孵化土的湿度在30%- 40》0之间,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》《一80》6之间。当湿度不足时,可直接向棉布上喷雾状的水,但要防止过湿。在温度、湿度适宜的情况下,水蛭养殖一般经过25天左右即可孵化出幼蛭来。为了防止幼蛭乱爬、逃跑,可在孵化器下设一个较大的水缸或其他盛水的容器,倒人适量的水。根据水蛭的趋水性,使孵化来的幼蛭,自然掉入水内。然后在水中放一些木棒或竹片等,供幼蛭爬到上面栖息。衙等卵茧全部孵出后,可整体人饲养场地,进行野外饲养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