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蛭的消化系统十分完善,由口、口腔、咽、食道、嗉囊、肠、直肠和肛门等部分组成。 口腔内有三个颚,颚上有角质纵嵴,嵴上各具一列细齿,吸时用前吸盘紧吸宿主的皮肤,然后由颚上齿锯开一个“Y”形的伤口,进行吸血,在吸血的同时,咽腺(又称唾液腺)可以分泌抗凝血素(又称水蛭素),注入伤口防止宿主血液凝固。 口腔下接肌肉质的咽,咽壁周围有发达的肌肉,以利于抽吸血液。咽后为一短的食道,末端通人大的嗉囊,嗉囊共有11怼对最长,因嗉囊容量土大,故吸血量可超过其体重2~10倍。嚷 .囊之后是肠,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。水蛭的消化道中主要是肽链外切酶c很少有淀粉酶,脂肪酶及肽链内切酶,:—甲此消缓慢,即使每年只取一次血,也不会饿死。肠后为短的直肠,以 ;肛门开口在后吸盘前背面。 水蛭养殖的排泄器官亦称为后肾,后肾是由17对肾管构成的,位于身体的中部,每节有1对。由于水蛭真体腔的退化,其后肾埋于结缔组织中,肾内端为具纤毛的肾口,并伸人体腔管中。肾口后是一个非纤毛的肾囊,囊后为肾管,肾管中的尿液通过肾排出体外。 水蛭的排泄系统对维持身体的水分及盐分平衡有重要作用。在干燥环境中,即使表皮分泌大量的黏液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分的丧失。如医蛭在相对湿度80:《,温度22℃时,经4-5天体内水分减少到209《,再持续下去就会死亡。一旦放回水中,又T复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