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水蛭养殖前,应测定准备养殖地的水质是否适宜水蛭生存,水源是否充足。 (l)水源:水源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,无论是采用哪种水源,一般应选择在水量丰足,水质良好的地区建场。采用河水或水库水作为养殖水源,要考虑设置防止野生鱼类及鱼卵进入的设施,以及周边水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。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时,要考虑供水量是否满足养殖需求。 选择养殖水源时,还应考虑工程施工等方面的问题,利用河作为水源时需要考虑是否筑坝拦水,利用山溪水流时要考虑是建造沉砂排淤等设施。养殖场的取水口应建到上游部位,排水口建在下游部位,防止养殖场排放水流入进水口。 (2)水质:决定水质质量的理化指标主要有温度、盐度、含氧量、pH值、水色和肥度等。根据水蛭对水体的要求,对部分指标或阶段性指标不符合规定的养殖水源,应考虑建设源水处理设施并计算相应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运行成本。对于严重污染的水域,例如出现水颜色反常、浑浊度增大、悬浮物增多、有毒物质增加、发生恶臭等现象,则绝对不能使用。同时还要考虑该水域在1年内甚至若干年内的水位变化情况,保证做到旱时有水,涝时不淹。 (3)排灌:养殖油的水位应能控制自如,排灌方便,要做到旱能灌,涝能排。尤其要防止洪水的冲击,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