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蛭养殖池的布局形式
发布时间: 2014-05-05 20:44:10 被阅览数: 932 次 来源: 水蛭养殖,水蛭养殖技术,生态养殖有限公司
文字 〖 自动滚屏(右键暂停)

水蛭养殖的布局结构,一般分为池塘养殖区、管理人员休息区、水处理区等。养殖场的池塘布局一般由场地地形所决定。
规模化养殖水蛭,必须具备繁殖池、幼苗精养池、商品蛭池(网箱)三种不同类型。
(l)繁殖池(塘)的建造:繁殖池(塘)用于种蛭的繁殖。繁殖池(塘)一般为泥土池(图2-1)或水泥池(图2-2),一般南北走向为宜,池底要根据地形向一侧倾斜,一则有利于排灌,二则可以区分出深水区和浅水区(可克服单纯设定水深度的局限性)。蓄水后池(塘)水深要达到O.8-1米。池(塘)的长、宽要根据养殖规模的大小、场地的条件以及养殖池(塘)的建造方灵活掌握,但一般繁殖池(塘)最大不要超过200平方米。
泥土繁殖池(塘)如果渗水,则要对池(塘)底进行防:,如用三合土打垫、铺设塑料薄膜等。其次在处理后的池塘)底面上,要放一些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泥土,即基质。
水蛭养殖的卵茧通常产在含水量在30%~40%的不干不湿的岸边土壤中,土壤的透气性要求良好。土壤过干,土壤的含水量于30%时,易使卵茧失水,不利于卵茧的孵化;土壤过湿,即土壤的含水量高于40:《时,易板结成泥,不利于透气,也不利于卵茧的孵化。因此,在人工养殖水蛭时,要根据水蛭班渗兰、性,在无论是泥土池(塘;,还是水泥池(塘)都要在四周靠靠墙壁设1~1. 5米宽的繁殖台,繁殖台高出水面10~20厘米。做繁殖台的土应为高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,便于水蛭打洞产茧,切忌用黄黏土。繁殖台上可种些旱草,以便产卵、孵化时遮阴保湿。齐繁殖台面要设溢水口,注水口要高于水面,使注水口和水面之间有一定的落差。各么于的孔径可根据池c塘’大小灵活设置。
排水口一般有两个:一个为超水面排水口(即溢水口),如因下雨等原因使水面上涨时,可通过此口将多余的水排出养殖池外;另一个是排干水用的排水口,当需要清池时,可使水全部排出养殖池外,一般设在养殖池的底部。不管哪一种排水口,都要加设60目的防逃网罩。在排水时,要时刻检查网罩是否有破损,防止水蛭外逃。
在繁殖池(塘)的四周不可栽植大型落叶树木,以防秋季大量树叶落入池中,使池中污染,造成水蛭死亡。可在繁殖池(塘)的水底或水面上种植一些水生植物,如轮叶黑藻、金鱼藻、浮萍、凤眼莲、藕等,为水蛭创造个良好的生存环境。另外,还要注意防除水蛭的天敌。

产品导航:水蛭 | 水蛭养殖 | 水蛭养殖技术 | 水蛭养殖培训 | 蚂蝗养殖

©2013 YONGHE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:水蛭养殖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38857号-1 地址:江苏省